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除草剂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作物产量的核心职能。根据作用机理,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如麦草畏、硝磺草酮)和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近年来,随着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环保政策收紧,行业正加速向高效、低毒、环境友
除草剂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作物产量的核心职能。根据作用机理,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如麦草畏、硝磺草酮)和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近年来,随着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环保政策收紧,行业正加速向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产品转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除草剂行业投资契机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农药原药产能占全球70%,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重塑竞争力。
2025年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预计达2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5%。市场高度集中,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等跨国巨头通过并购整合占据61%的份额。草甘膦仍为第一大单品(占比23%),但其市场占有率受环保争议和抗药性影响正逐步下滑,草铵膦、敌草快等替代品需求攀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除草剂生产国和出口国,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50亿元。然而,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原药出口均价连续三年下滑,部分企业转向制剂深加工和生物除草剂等高的附加价值领域。
中研普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国内头部企业如山东丰泰、上海农科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15%-20%。
跨国企业凭借专利化合物研发和全球化渠道占据高端市场。例如,拜耳的草铵膦凭借抗逆性优势,在东南亚市场渗透率超40%;先正达通过数字化施药技术绑定大农场客户,服务溢价显著
头部企业(如兴发集团、新安化工)通过产能整合和技术升级,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
中小厂商受制于环保成本攀升和同质化竞争,生存空间持续压缩。2024年行业CR5提升至58%,较2020年增长12个百分点。
全球范围内,欧盟禁用草甘膦、缅甸限制莠去津等政策倒逼企业加速绿色替代品研发。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生物除草剂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年增速超20%。
智能喷洒设备、无人机施药等技术渗透率提升,推动除草剂用量减少30%-50%。例如,巴斯夫与极飞科学技术合作开发的变量施药系统,已在国内玉米主产区试点推广。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如东南亚、南美)规避贸易壁垒,同时加大专利到期产品布局。2024年草铵膦海外登记数量同比增长45%,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根据《2025-2030年中国除草剂行业深度调研报告》,未来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
2025年除草剂行业将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多重博弈中重构格局。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唯有通过差异化创新、全球化布局和绿色化转型,方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中研普华将持续跟踪行业动态,为决策者提供前瞻性战略支持。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除草剂行业投资契机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及公开行业报告,如需进一步数据验证或定制化分析,请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