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一则悲剧事件震惊了公众。在广东,一名仅13岁的小女孩小玉因误服了网购的农药“敌草快”,经过36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不治身亡。这起事件不仅令她的父亲杨先生万分悲痛,也引发了社会对电子商务平台及其商家责任的广泛讨论。
小玉是在未完全意识到农药危险性的情况下,通过网店下单购买了这瓶廉价的“敌草快”。她的父亲回忆说,女儿曾天真地认为,这种农药经过稀释后不会有生命危险。如今,父亲的哀伤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希望可以追究卖家及电子商务平台的责任,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敌草快”是一种高毒性的除草剂,虽未在农业农村部禁用农药名录中列出,但其毒性与已被禁用的“百草枯”类似。医生指出,该药物在急性中毒后可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率极高,甚至比百草枯更为迅速广泛。据悉,过去几年间,“敌草快”中毒案例频发,受害者大多为青少年和年轻人,这警示我们一定要对其严格监管。
令人担忧的是,调查显示当前多家电子商务平台普遍缺乏有效的购买实名验证,未成年人轻易便能购得毒性农药。显然,作为平台应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确保这些高危险产品不会轻易落入未成年人的手中。相比成年人,未成年人在判断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上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对他们的购买行为应给予更严格的审查。而如今大多数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一点上明显游离于法律及道德的边缘。
在小玉的案例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放任与无视所造成的后果,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网购监管的必要性。曾有法律案例指出,类似事件中,售卖危险品的商家及平台应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在网上购买农药时,法律上规定商家应对其进行年龄验证,然而许多商家却选择了忽视这一基本义务,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此外,专家们呼吁,政府应逐步加强对农药销售的管控,逐步推广实名制购买,限制未成年人接触高危险性物品的途径。此外,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需加快对网络农药经营的整治,从源头遏制悲剧的再次发生。正如一些医生所提到的,建立农药销售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农村和青少年聚集的领域,确定保证产品销售的安全和合规。
小玉的离世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缺失的深刻反思。如何在现代化的商业环境中,确保青少年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深思的问题。希望这些呼声不会被淹没在喧嚣的时代里,而是能引发更多的关注与行动,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社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