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徐徐展开:老旧小区经过改造焕然一新,新加装的电梯让居民生活更舒适;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犹如城市的“脉络”,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市容有“颜”更有“序”……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四川省武胜县推进城市提质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武胜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道路升级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不断的提高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武胜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提高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针对建成时间比较久、设施老化的居民小区,实施了雨污分流、道路硬化、景观绿化、停车位及充电桩规划、路灯照明完善等一系列改造措施,让老旧小区“改”出新面貌,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与转变,不断的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造”出居民的幸福生活。
2月14日,记者来到武胜县城下西街的金银花园小区,小区内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原本杂乱无序的天然气管道和自来水管道,经过规范化处理,清爽整洁;原先坑洼不平的道路,已经变成新的沥青路面,居民行走更加舒适安全;车辆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规划好的停车位,居民门前、窗台种植的花草更是为小区增添了鲜艳的色彩。
“我们小区经过改造,地面变得十分平整,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现在住着更舒服。”小区住户胡道秀说。
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该县有关部门、企业深入各老旧小区进行详细的摸底调研,充分倾听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精准化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严格筛选有资质、信誉好的实施工程单位,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项工程都能达到既定标准,让居民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如今,走进这些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居环境的提升、居民服务的优化,让小区洋溢着幸福的气息。据统计,2024年,全县改造老旧小区57个,惠及居民4000余户。
该县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以便民利民为基础,大力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让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品质也不断提升。
近日,在武胜县人民北路38号二栋一单元,小区居民陆明生拄着拐杖,乘坐新安装的电梯从5楼下来。
“小区安装了电梯,出门方便多了,尤其是我们老年人,上下楼更轻松。”陆明生高兴地说。
2021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被列入武胜县民生实事办理项目,截至2024年,全县共安装了130台电梯,不仅为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更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梯”,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月11日傍晚,踏入武胜县黄林溪山体公园,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都热闹非凡。沿着环山生态带建的黄林溪山体公园,草坪、彩色游步道点缀其中,市民尽情徜徉在这个“天然氧吧”里。
“如今,武胜的公园绿化非常好,设施也十分完善,我们晚饭后可以来这里散步,健身。”市民陈涛说。
小巧精致、功能多元且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公园,成为居民身边的绿色乐园,宛如一幅幅精美的“城市插画”,让武胜焕发新气象。无论是清晨的晨练者,还是傍晚的散步者,都愿意在这里驻足停留,享受这片绿意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是一场城市绿化的革新,更是一次民生福祉的提升。在黄林溪山体公园,崭新的乒乓球桌、各式各样的儿童游乐设施、规范标准的篮球场等,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
绿色是城市迷人的底色,也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之一。近年来,武胜县不断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将建设口袋公园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举措,多管齐下拓展城市生态空间。该县通过丰富绿植、适量增设桌椅、安装健身器材、增加儿童游乐设施等方法,因地制宜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还为建设城市高格调、生态高颜值、生活高品质的公园城市奠定基础,明显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口袋公园8个,建设总面积74760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20.2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799.5公顷,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口袋公园建设不仅是民生工程,还是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举措。我们将持续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利用城市边角地、空闲地等未充分的利用的空间,为市民打造出更多自然与功能相结合的实用公园空间,让市民走得进、坐得下、玩得好。”武胜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县还将加强公园精细化管理,根据公园管护工作规划,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杂草清理以及水肥管理等工作,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及时维修、更换各类破损的运动设施、游乐设施,为群众营造一个四季有景的休闲环境。
2月11日,在滨江中路,宽阔的柏油马路笔直延伸,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是“方寸之美”的生动诠释。市民漫步在崭新的城市绿道上,感受如诗如画的美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改造后的道路宽敞平整,两侧绿化也很漂亮,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市民李治佳说。
“这条路由原来的双车道变为四车道,开车更平稳顺畅了,也不会堵车,沿途还能看到嘉陵江风景。”市民张伟对改造后的道路赞不绝口。
滨江中路,作为武胜县重要的城市交通干道和景观道路,承载着市民出行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使用年数的限制的增加,原有的道路状况和周边设施,已难以满足当下城市发展的需求。2024年,该县对滨江中路进行了道路提质改造,不仅畅通了嘉陵江沿线道路,使沿线各景点串珠成链,还为县城新增了一条畅通、漫游、亲水的嘉陵江旅游风景道。既提升了城市“颜值”,又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脉搏,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展示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武胜县紧盯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本着“补短板、强弱项、出精品、惠民生”理念,精心谋划,科学施策,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道路更新改造力度,扎实推进道路建设工程,改善居民生活出行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及品质,让城市“里子”更实、“面子”更靓。
2024年,广武快速通道广安至武胜县城段、定远大道A段建成通车,武中路北段、滨江路南二段竣工通车,嘉陵江武胜段航道昼夜通航,G75兰海高速武胜北互通加快建设。
同时,武胜县还以“还路于民”为目标,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全面整治。一方面,持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工作,让背街小巷既整洁又不失烟火气,让城市的“毛细血管”更畅通洁净;另一方面,针对乱停车、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新增了一批公共停车位,有效改善了交通秩序。2024年,该县在县城共整治背街小巷24条,新增停车位310个。
此外,武胜县还对部分主干道进行了景观提升,通过行道树修枝整形、绿化带改造等方式,打造出多条“景观大道”,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近日,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并且开展了餐饮油烟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检查餐饮店油烟进化设施的安装及运行状况。
“我们全力支持油烟治理工作,自从安装了进化设施,店内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顾客也更加满意。”某餐饮店负责人汤文科说。
为了减少餐饮油烟污染,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该县靶向发力,多措并举,通过防源头、管过程、查问题、强宣传等措施整治餐饮油烟问题,逐步优化空气质量,守住城市“烟火气”,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据统计,2024年以来,武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已排查餐饮门店520余家,夜市、小吃摊点110余家,督促整改问题20余起。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开展餐饮油烟排查整治,只是武胜县做好城市“绣花功夫”的其中一招。近年来,武胜县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的提高服务质效,坚持从一针一线缝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精细”为“织线”,下足“绣花功夫”、拿出过硬举措,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全力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武胜样板”。
同时,武胜县借助大数据,打造了具有武胜特色的“智慧城管”平台,逐步的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对城市运作时的状态的实时监测。
据了解,“智慧城管”平台连接了30个视频监控点位,覆盖武胜县城区重点路段、交通要道、广场周边,通过监控,能轻松实现自动分析、自动上报、自动处理和自动反馈数据信息。该平台包含综合监督管理、环卫智能管理、市政设施运行等6个主系统。针对摄像头看不见的地方,该平台还能够最终靠人工巡检、专项任务、现场核实等方式,及时给执法人员“派单”,随时排除隐患。2024年,依托“智慧城管”平台,该县共解决城市管理问题7300余件,办结率96%,大幅度提高了城市管理非现场监管智能化水平,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更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此外,武胜县还开展城市管理明显问题综合整治行动,坚持从源头抓起,秉持“控增量、减存量”的工作基调,对违反法律建筑进行“零容忍、严打击、快拆除”,为群众打造整洁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2024年,该县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6775平方米,用实际行动维护城市的秩序与和谐。
城市提质,不仅是对城市面貌的更新,更是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武胜县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武胜融媒 曹倩)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漫步“定远城”,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徐徐展开:老旧小区经过改造焕然一新,新加装的电梯让居民生活更舒适;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犹如城市的“脉络”,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市容有“颜”更有“序”……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四川省武胜县推进城市提质工程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