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草坪除草剂

草坪除草剂

2023年农药行业将步入景气修复期草甘膦、草铵膦、嘧菌酯等产品有望回升

发布时间: 2024-06-14 02:45:24 作者: 草坪除草剂

  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2021年农药价格普涨,价格指数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2021年8月起,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了多项″能耗双控″政策,全国各地区陆续出台举措积极做出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受此影响,我国高耗能工业品产量收缩,价格普遍上涨。农药行业受此影响,原药价格快速上涨,农药行业步入高景气周期。中农立华农药原药价格指数由2021年8月15日的130.70点最高上涨至2021年11月28日的209.59点。其中草甘膦价格从5万元/吨涨价至8万元/吨,价格涨幅60%。受需求下滑、成本下跌影响,2022年农药价格普跌,目前价格处于底部区间。″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并不是一直持续的,受成本下跌影响,农药原药的价格在普涨冲高后迎来了跌价回调,农药价格指数同比大幅度地下跌。截至2023年1月1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 137.53点,逐渐接近能耗双控政策前价格水平。2022年以来,农药指数下跌33%,目前处于历史8.4%分位(以2021年8月15日作为能耗双控起点计算),草甘膦价格下降40%,已经回到能耗双控前的价格水平。同时,由于农药需求具有周期性,上半年往往是农药需求旺季,我们预计,随着逐步进入Q1农药需求旺季,农药价格有望迎来修复。

  成本把控能力和选品及产能落地能力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农药是相对成熟的行业,需求具有刚性但增速有限,2016年-2021年复合增速约4%,因此我们在关注行业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农药公司的竞争力。而农药作为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条较长,价格传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力是公司的第一竞争力;另一方面,农药产品众多,不同品种的农药因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除了草甘膦这种大宗农药产品,很多农药商品市场空间较小,因此选品能力和持续的产能落地能力是保证公司成长的第二竞争力。第一竞争力我们大家可以从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来分析,以广信股份为例,作为光气法农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从光气到农药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打通光气上游离子膜烧碱技术,通过该技术能解决光气原材料液氯的运输问题,因此广信股份能做到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2022 年前三季度年实现销售毛利率42.95%。公司规划的新增农药产能也都是以光气为原料,未来将充分受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

  第二竞争力能够准确的通过公司的资本开支和产能布局来分析。资本开支方面:总的来看,农药行业近两年资本开支提速,截至2022年Q3,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总和同比增长19.2%,近 5 年复合增长率10.7%。其中,利尔化学、扬农化工、利民股 份、广信股份、润丰股份、海利尔、苏利股份等近 5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4%、14%、32%、11%、39%、38%、28%,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持续的资本开支某些特定的程度反应了公司的规模成长。产能布局方面:产能布局往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选品思路,一个产品能否落地,落地之后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合适的利润需要仔细考虑诸多因素,往往公司会首先考虑公司具备拥有相对优势的品种和竞争格局比较明朗的单品。以扬农化工、利尔化学和广信股份为例,扬农化工和广信股份都有布局竞争格局比较明朗,最容易享受行业红利的大单品草甘膦。此外,扬农化工作为菊酯类农药龙头,选品会以菊酯类农药为主,优嘉四期共布局7310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能;广信股份作为光气法农药龙头,在农药品种的选择上更多的选择光气产业链下游产品,新布局的1500吨噁草酮、5000吨噻嗪酮、1000吨的茚虫威和2500吨的嘧菌酯项目会在2023 年开始慢慢地贡献业绩;利尔化学作为草铵膦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改进后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公司依托自身优势布局3万吨草铵膦项目和10万吨精草铵膦项目。未来随着产能落地,能够保证公司成长性。

  1.3 建议关注供需格局较好、景气度有望修复的农药产品草甘 膦、草铵膦、嘧菌酯等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大家都认为当前农药行业景气度已经接近底部,即将进入景气修复期,但由于不存在″能耗双控″这种强劲的利好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寻找农药产品中更合乎行业发展趋势,能更好享受到景气修复红利的农药产品,以及具有核心 竞争力的农药公司,把握农药行业α与β的共振。

  除草剂方面:建议关注草甘膦、草铵膦等已经和转基因种子形成了作物系统的单品,我国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度加快,或对此类除草剂农药产品的需求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根据USDA数据,美国在转基因作物推广10-15年之后,渗透率可达到90%左右。根据国内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植培养面积,假设转基因作物2030年渗透率可达到70%,预计带来6.25万吨的草甘膦需求和1.25万吨的草铵膦需求。

  杀虫剂方面: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是杀虫剂的发展趋势,建议关注具有杀虫谱广,效果好、低残留,无蓄积作用等优点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而杀虫剂最大单品康宽,由于国内企业布局情况并不明朗,行业格局变数较大,需谨慎关注。

  杀菌剂方面:建议关注市场占有率靠前的嘧菌酯、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和丙硫菌唑。

  我国农药产量呈现快速上涨和逐渐回落两个阶段。近年来我国农药年产量呈现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4年,化学农药年产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2000年的60.7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374.4 万吨。随后我国环保安检各项政策持续推行,农药生产受到较大冲击,落后的中小产能陆续退出,表现为2015年至2019年的第二阶段,期间年产量逐渐回落,从2015年的374万吨降到2019年的 211.81万吨,复合年均下降13.25%。2019年之后我国农药产量趋于稳定。2020年我国农药产量为214.8万吨,与2019年相比略有上升;2021 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为249.85万吨,同比增长16.32%。总体上农药产量稳健发展并有上升态势。

  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农药是大势所趋。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逐渐重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潜在不利影响。国际上通过实施国际公约以管控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生产、贸易和使用。世界多国结合本国真实的情况,履行国际公约,陆续采取禁限用措施。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因地制宜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整体看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将是未来全球农药行业大势所趋,农药企业将从化合物、剂型、农药应用方式等方面顺应环保的要求。

  公司数逐年减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我国农药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进入化工园区,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占60%,部分企业处于环保敏感区域。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能任务重,部分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迁移,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标准的提高,使得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安全环保 压力增大,我国农药行业处于新一轮整合期,落后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头部企业加速扩张,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此外,《″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制定了生产集约化的目标: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2011 年,我国农药公司数为2,328 家;2020 年,农药公司数下降为1,705 家,降幅为26.76%,公司数逐年减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同时,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 全国农药行业销售TOP100″显示,2021 年农药行业百强企业总销售额2544.14 亿元,同比增长23.38%;前十企业总销售额1007.88亿元,同比增长27.03%,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39.62%,较20年上涨1.6pct;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68家,较上年增加4家,产业整体集中度持续提升。

  农药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人类需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成相当于潜在收成的三分之一,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产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产40%-60%甚至绝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球作物虫害每年导致高达40%的全球粮食损失,仅以经济价值衡量,植物疫病和入侵性害虫分别导致全球经济每年分别付出约2,2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的代价。农药的使用慢慢的变成了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农药在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保障产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口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持续扩大为农药使用 带来较为刚性的需求。

  世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增加带来农药市场持续增长。根据FAO的统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2020年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公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9公顷。未来全球人均耕地面积或持续减少,提高作物的亩产量显得很重要。人口增长和耕地紧张的矛盾持续加剧,耕地单位产出的重要性日益体现,精细化耕作的需求导致全球农药消费量的增长和农药行业规模的迅速发展。农药消费量方面,2000-2019年期间,全球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6%,2019年达到420万吨,其中中国2019年农药使用量为 139.17 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33.2%;全球每农田面积的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1%,从2.06公斤/公顷增加到2.69公斤/公顷。

  农药行业规模方面,根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从1960年的8.5亿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264亿美元,增长了约30倍。2011年以来,全球农药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销售额随全球气候、产品结构和宏观经济情况出现波动,在2015年作物用农药销售额一度同比下降9.61%。2016 年以来,受益于全球农药企业的整合和产能布局的调整,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恢复了增长,在2021 年达到 653.1 亿美元。

  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4500多万吨谷物,其中约90%的谷物出口通过轮船运出。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出口了世界30%的谷物和67%的葵花籽油。乌克兰的小麦、玉米、葵花籽油出口分别占全球市场的12%、15%和50%,为全球4亿人提供食物供应。2021 年,55个发生粮食危机的国家中,36个国家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的小麦占其小麦进口总额的10%以上,甚至一些国家的小麦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说法,36个国家超过50%的粮食是通过乌克兰港口进口。俄乌冲突爆发后,约2000万吨粮食无法由乌克兰运往中东、北非和亚洲部分地区,使本已攀升的世界粮食价格进一步飙升。

  俄乌战争将导致2022年乌克兰主要出口粮食作物产量一下子就下降。2022年乌克兰冬小麦播种面积为600多万公顷。但是由于俄乌冲突等原因,迄今只收获了460万公顷小麦。乌克兰国家气象预报机构称,由于天气不佳,2022年播种的冬季谷物只有不到三成是在最佳时间播种,明显低于前几年的比例。此外,10月份播种的作物可能在发育初始阶段就进入冬季,这使得作物容易受到冬季不利条件的影响。根据乌克兰农业政策和粮食部6月15日公布的数据,俄乌冲突使乌克兰约有240万公顷作物无法收割,价值估计为14.35亿美元。根据乌克兰农业经济研究所预测,2022 年乌克兰小麦产量预计为2000万吨,同比减产37.5%;玉米产量预计3000万吨,同比减产23%;向日葵1050万吨,同比减产36%。

  俄罗斯出台相关粮食政策,世界粮食安全危机加剧。2022年10月29日,俄罗斯方面提出将暂停参与执行从乌克兰港口运输农产品的协议。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日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表示,已指示俄罗斯国防部恢复参与粮食交易,但如果乌克兰违反黑海粮食走廊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承诺,俄罗斯保留退出该交易的权利。

  高粮价背景下,全球农药需求有望提升。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内迅速扩散,叠加近期发生的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对粮食问题的担忧,国际粮食价格全面走高,粮食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根据国际主要粮食作物期货结算价数据,可看出CBOT玉米、CBOT大豆、CBOT小麦期货结算价在2022年均出现了上涨行情,截至2022 年12月28日,2022年,CBOT 玉米平均期货结算价为685.02美分/蒲式耳,同比增长20.43%;CBOT大豆平均期货结算价1512.47美分/蒲式耳,同比增长11.07%;CBOT小麦平均期货结算价906.13美分/蒲式耳,同比增长28.88%。粮食价格攀升将有利于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振农药需求。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增加,将带动相关除草剂市场规模增长。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已由2011年的160百万公顷增长至 2019年的190.4百万公顷。从性状表现看,据 ISAAA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复合性状增长了6%,相当于8510万公顷,覆盖了全球45%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培养面积;耐除草剂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减少至8150万公顷,占比为 43%;抗虫性状占比为 12%。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主要种植国家的高渗透率以及种植培养面积持续增长,除草剂的市场规模将迅速增加。能预见,除草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在农药品种中保持绝对领头羊。目前全世界内看,主要有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2,4-D等除草剂和转基因种子形成了作物系统。据AgroPages统计,2020 年全球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多具备耐草甘膦、耐草铵膦、耐 2,4-D 或者耐麦草畏的性状。

  政策加速中国转基因种子市场变革,对以草甘膦、草铵膦为主的大宗除草剂农药产品的需求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22年6月8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级 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已经印发,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自发之日起遵照执行。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种子涵盖的性状转g10evo-epsps基因、转epsps和pat基因代表了抗草甘膦、抗草铵膦的性状。转基因作物通常拥有除草剂的抗性基因,与之配套的除草剂需求通常伴随种子的推广放量。我国目前玉米、大豆养殖面积常年在40000千公顷、900千公顷,若转基因作物种植放开,有望拉动相关除草剂、种子处理剂等农药的需求。而且伴随新性状的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推广,不断将有新的农药品种搭乘上转基因种子的东风。

  草甘膦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草铵膦市占率逐步提升。草甘膦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其具有广谱灭生性,起初并未得到普及,但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农作物对草甘膦表现出抗性,草甘膦迅速得到普遍使用。草甘膦主要施用于耐草甘膦的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2020年全球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中,绝大部分都具有抗草甘膦的性状。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大豆、玉米、棉花三种转基因作物面积占比约94%。根据PhillipsMcDougall公司统计,过去10年草铵膦市场价值稳居行业首位,2020年,草甘膦市场价值达56亿美元。草铵膦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灭生性除草剂,且易降解,属于生物友好型除草剂。草铵膦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其发挥活性作用的速度比百草枯慢而优于草甘膦,成为与草甘膦和百草枯并存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应用前景广阔。许多杂草对草铵膦敏感,在草甘膦产生抗性的地区可当作草甘膦的替代品使用。根据PhillipsMcDougall公司统计,过去10年草铵膦市场价值稳步提升,2020年,草铵膦市场价值达10.5亿美元,2011-2020年CAGR达到13.2%,草铵膦已经凭借其安全性、持效性实现了其自身市场占有率的华丽扩张。2016年至 2020年,灭生性除草剂市场中草甘膦、草铵膦″双草并行″的新格局开始形成。草铵膦市占率逐步提升,现在已经成为第二大灭生性除草剂品种。

  全球草甘膦供应较为稳定,国内呈双寡头格局。全球绝大部分草甘膦由美国孟山都(现属拜耳)和中国公司制作,拜耳、中国草甘膦企业几乎占有了草甘膦原药市场。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8万吨/年,海外只有拜耳具备37万吨/年产能,其余约81万吨/年产能均在中国。而国内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兴发集团和乐山福华产能分别为23万吨和15万吨,CR2=46.9%。

  规划或建设草铵膦项目的企业超过13 家,总产能超过16.2万吨。我国自2016年禁用百草枯后,国内厂商开始积极布局草铵膦生产线年是草铵膦新产能集中释放时期,国外产能主要以巴斯夫和UPL为主,合计产能1.8万吨。国内产能约3.64万吨,占全球产能的67%。目前仍有大量产能在规划中或建设中,近两年,规划或建设草铵膦项目的企业超过13家,总产能超过15.8万吨。

  草甘膦、草铵膦价格逐渐回归合理价格的范围,盈利水平良好。受限电政策和″艾达″飓风的影响,2021年草甘膦和草铵膦价格一路高涨,据中农立华数据,草甘膦价格最高涨至8.4万元/吨,草铵膦价格最高涨至38万元/吨。2022年初,″两草″价格开始回落,截至2022年12月28日,草甘膦和草铵膦价格分别为5.0万元/吨和18万元/吨,逐渐回归合理价格的范围。从产品毛利水平来看,据百川盈孚数据,草甘膦甘氨酸法和IDA法毛利水平分别为2.22万元/吨和1.07万元/吨,草铵膦毛利水平约为9.86万元/吨,仍就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是杀虫剂的发展趋势,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双酰胺类已成为杀虫剂新的三大支柱。杀虫剂按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双酰胺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吡啶类等10多个类别。自1938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了滴滴涕(DDT)的杀虫活性后,有机合成农药快速地发展,早期的三大杀虫剂产品有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此后由于有机氯类杀虫剂的高残留性逐渐被禁用淘汰,以及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等迅速崛起, 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双酰胺类已成为杀虫剂新的三大支柱。2019年,在全球杀虫剂市场中,前三类杀虫剂销售额之和占杀虫剂总销售额的41.3%,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7.3%,属于第一大杀虫剂。2019年全球十五大杀虫剂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噻虫嗪(10.7亿美元)、吡虫啉(9.3亿美元)、 噻虫胺(4.2亿美元)、啶虫脒(3.1亿美元);拟除虫菊酯类有高效氯氟氰菊酯(6.32 亿 美元)、氯氰菊酯(3.57 亿美元)、溴氰菊酯(3.45 亿美元)、联苯菊酯(2.65 亿美元);双酰胺类有氯虫苯甲酰胺(17.50 亿美元)和氟苯虫酰胺(5.07 亿美元)。

  在环保政策的高压下,国内杀虫剂产量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环保政策趋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限用或禁用高毒农药的政策和措施,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和监测力度日趋严格,高毒高污染的杀虫剂逐渐淘汰。在实行环保政策的高度压力下,一方面公司制作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新研发的杀虫剂进入市场的门槛慢慢的升高,多因素叠加导致行业内部分高成本、落后产能退出,国内杀虫剂产量由此出现了下滑趋势。2012年中国杀虫剂原药产量达到峰值81.34万吨,随后呈下降态势。截至2020年,中国杀虫剂原药产量已降至30.2万吨,较2012年的峰值减少了51.14万 吨。十四五期间随着环保政策的驱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农药的生物合理 性和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正在代替高毒、高残留杀虫剂进入市场。

  拟除虫菊酯类和双酰胺类部分产品能防控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原发生于美洲地区,具有迁飞性、适生性和繁殖力强等特点。其于2019年1月入侵云南,经过一年就已扩散蔓延到我国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黄淮、西北和华北地区,2020年在玉米上发生面积为134.6万hm2,同2019年相比增加11.6%,在部分地区发生量大,发生面积广,危害性大,给我国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国内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尚不成熟,仍采用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思路。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发布了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推荐药剂(单剂),其中,复配药剂则是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为主。

  菊酯类是卫生杀虫剂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拟除虫菊酯可分为农用菊酯和卫生菊酯,卫生菊酯大多数都用在公共卫生杀虫。卫生杀虫剂品类众多,其中应用需求最高的产品类型是卫生菊酯,在常见的家用杀虫剂中,高达八成的产品含有菊酯成分。电热蚊香液、电热蚊香片、蚊香、气雾剂是我国主要的家用卫生杀虫剂,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卫生杀虫剂市场销售规模平稳增长,其中电蚊香液所主打的安全、绿色、环保的理念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其销售额从2013年的15.4 亿元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43亿 元,是该领域增速最快的产品类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位回落,逐渐回归稳定。2021年,安全环保、能耗双控等政策相继出台,新冠疫情蔓延刺激全球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众多因素刺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品价格高涨。2021年Q4,随着化工原料价格回落,拟除虫菊酯类产品价格直接回归正常区间,据中农立华数据,截至2022年1 月1日,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分别为18.20万元/吨、24.50万元/吨、8.40万元/ 吨、4.40万元/吨。

  杀菌剂的发展历史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是从无机杀菌剂向有机转变的过程。杀菌剂是指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主要施用作物果树和经 济作物。杀菌剂的发展历史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82年之前以硫元素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主要的杀菌剂为升汞、石硫合剂等。第二阶段为1882年至1942年,以铜元素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此阶段的代表是波尔多液,并且从此阶段开始,杀菌剂逐渐从无机向有机阶段过渡。第三阶段是1943年至1966年,此阶段是保护性有机杀菌剂时期,主要代表为福美类杀菌剂和代森类杀菌剂。第四阶段是1996年至今,萎锈灵、托布津及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出现标志着内吸性杀菌剂时代的开始。1977年甾醇类抑制剂的出现标志着第二代内吸性杀菌剂开始步入市场,类杀菌剂也慢慢的变成为杀菌剂市场的基本的产品。之后,嘧菌酯成功商品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开始成为近十年杀菌剂市场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全球杀菌剂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的新趋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据Phillips McDougall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杀菌剂市场规模从111.37亿美元增长至168.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其中,2019年全球杀菌剂销售额排名前5名为嘧菌酯(14.89亿美元)、代森锰锌(10.80亿美元)、吡唑醚菌酯(10.15 亿美元)、肟菌酯(8.42亿美元)、丙硫菌唑(8.25亿美元)。

  果蔬面积逐渐增加,我国杀菌剂市场逐年扩大。杀菌剂大多数都用在果蔬的保护,2020年全球农药市场中,最大的农药/作物组合为果蔬用杀菌剂,其销售额为63.07亿美元,增长最快的农药/作物组合为玉米用杀菌剂,同比增长6.6%。我国蔬菜及果园面积基本上维持低速增长的趋势,蔬菜面积从2010年的1620.2万公顷增长到2020年的2148.5万公顷,果园面积从2010年的1068.1万公顷增长至2020年的1264.6万公顷。我国国内果蔬面积的稳定增长,有望带动杀菌剂的需求上升。

  嘧菌酯是先正达公司在1992年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龙头产品。作为一种从蘑菇中分离出的 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天然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且具有内吸性的特点,对几乎所有真菌病害都具有保护、 治疗和铲除作用,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及土壤处理,且与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其现已成为全世界杀菌剂市场的领袖产品。在谷物上,嘧菌酯可有效防治白粉病、锈病、颖枯病、叶斑病、网斑病等。目前,大豆是嘧菌酯最重要的应用作物,其后分别为:谷物、果蔬、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葡萄等。目前国内嘧菌酯主要产能约1.43万吨,市场行情报价约27万元/吨。

  代森锰锌属有机硫类、广谱性、保护型杀菌剂,于1961年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开发,到目前为止,代森锰锌虽然使用了60年,具有高效、低毒、病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且对作物的缺锰、缺锌症有治疗作用。对多种作物的霜霉病,茄果类蔬菜的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疫病等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是对多种病菌具有有效预防的广谱性杀菌剂之一。目前利民股份是国内最大的代森锰锌生产商,具有4.5万吨产能,市场行情报价约2.7万元/吨。

  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1993年研发的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目前全球销售规模排名前五,专利期已于2015年6月到期。吡唑醚菌酯在全球市场主要销售集中于南美区域,约占七成,最主要使用在于大豆和谷物以及水果蔬菜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国内产品和市场的不断开发,市场用量逐步增长。目前国内吡唑嘧菌酯原药总产能10000吨,行业内生产厂商较多,规模比较小,市场行情报价约28万元/吨。

  丙硫菌唑是一种新型广谱硫酮类杀菌剂,大多数都用在防治谷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根据结果得出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目前,国内仅有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和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初拿到了丙硫菌唑原药的国内登记证,市场行情报价约46万元/吨。

  「话题介绍」:原药市场行情报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时跟踪市场行情报价信息并对未来走势进行研判,帮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关键信息,合...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