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提醒我国北方犁地土壤中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潜在药害
近来,我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讨所农药运用危险操控立异团队在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12.2)在线宣布了题为“Insights on persistent herbicides in cropland soils in northern China: Occurrence, ecological risks, and phytotoxicity to subsequent crops”的研讨论文,该研讨旨在通过从区域标准监测土壤除草剂残留,初次提醒了我国北方农田犁地土壤中高危险除草剂残留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和后茬作物的潜在危险。
除草剂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的投入品,对进步作物产值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但是,除草剂的不科学运用,尤其是长残效除草剂残留引发的“隐形药害”正成为要挟犁地安全重要危险。以往的研讨侧重于单一除草剂的消解代谢规则,但多种除草剂残留对生态和农业的潜在危险仍缺少研讨。本研讨系统监测并评价了我国北方犁地土壤中5种长残效除草剂的残留特征、生态危险以及对后茬作物的潜在药害。成果发现我国北方犁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都会存在,90.9%的土壤样本中至少检测到一种除草剂,其间莠去津(54.6%)及其代谢物脱乙基莠去津(41.1%)、氟磺胺草醚(47.3%)和烟嘧磺隆(54.3%)检出率高于异噁草松(5.5%)和咪唑乙烟酸(0.8%),最高浓度分别为182 g/kg dw、216 g/kg dw、1405 g/kg dw、2210 g/kg dw 、52 g/kg dw、和15 g/kg dw。危险商数(RQ)值标明,烟嘧磺隆(26.95)和莠去津(2.54)引发的生态危险不行承受,异噁草松(0.004)、氟磺胺草醚(0.001)和咪唑乙烟酸(0.00006)的生态危险较低(RQ 0.01)。莠去津(28.6%土壤样本)、烟嘧磺隆(26.4%土壤样本)和氟磺胺草醚(14%土壤样本)对烟草存在后茬药害危险。该研讨为作物轮作和栽培结构调整供给了科学依据,一起也为全球集约化农业区树立根据生态承载力的除草剂危险办理与操控系统供给了重要参阅。
我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讨所为论文的完结单位,我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讨所和我国农业大学联合培育博士研讨生王宽为论文榜首作者,董丰盈研讨员为通讯作者。该研讨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我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立异工程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