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7岁的王绶琯,从造船转行到天文研究,变的是心中所爱和兴趣方向,不变的是对科学的探索。
面对全新的领域、有限的仪器、陈旧的技术,王绶琯带领团队,不到两年时间,攻克难题,将授时精度提高到0.01秒。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开始深入研究观星设备,带领团队建成射电望远镜,突破光谱望远镜,让中国在国际天文领域拥有话语权。
王绶琯联合多位科学家,挤出时间,为青少年打开科学兴趣的大门,为国家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沈忠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石流专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课堂之下,他活跃在石油开采一线,与“铁人”王进喜成为了好朋友,也更坚定了他钻研石油的决心。
1981年,在美国考察学习期间,沈忠厚看到了我国与美国在喷射钻井方面的巨大差距,也看到了对手在某些方面研究的不足。
回国后,他苦心钻研,用将近十年时间,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喷射钻井理论体系。
以此为基础,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三种新型钻头,大幅度提升做工效率,在10余个油田和地区应用3500余只,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沈忠厚对待学生亦是如此,他认为,工科要在认知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就必须深入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
早在高中时期,周毓麟就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有模有样地编撰了三本几何小册子。
大学刚毕业时,他跟随陈省身学习拓扑学,后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改学偏微分方程。
在他看来,一方面,学科互相交叉,研究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国家要说明,我就研究什么。
1960年5月的一个上午,在北大任教的周毓麟,刚刚上完课,就接到紧急调用通知,没有来得及交接工作,就去新单位北京第九研究所报到。
他身处异常艰苦的环境,带领数学小组,为两弹等研究过程的数据推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事要帮他参评相关奖项,周毓麟直接拒绝,理由是,懒得跟人家解释,一个学数学的,能做出什么贡献。
他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前面,做好一位数学家的本职工作。
2021年3月2日,周毓麟因病逝世,一位数学家传奇的一生,留在了史册上。
上世纪50年代初,在现有条件简陋,在设备技术落后的状况下,吴孟超带领团队,开始了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
接下来,他带领团队,继续深入研究,逐步的提升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建立世界肝癌样本库,主持建成亚洲最大肝癌研究和防治中心。
2021年5月22日,这位斗士倒下了,但他的研究成果,他对肝胆外科的贡献,照亮了太多人的生命,致敬!
1960年,他偶然发现一颗天然杂交水稻,大胆试想:如果人工杂交成功,产量可能会倍增。
终于,在他几十年的努力下,从2000年开始,两系法水稻实现亩产700公斤到1500公斤的“几连跳”。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每年仅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8000万人。袁老的目标实现了,但他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下。
2021年5月22日,袁老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离开了,他的学生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在稻田里守望。
1952年,他从唐山工学院毕业,家都没顾得回,就直奔南京大学地质系,从此,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遭遇海水入侵,造成地下水恶化、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薛禹群建立了国内首个三维海水监测网,花费7年时间,收集大量数据,获得一手资料,分析出我国海水入侵特点。
他带头建立的很多水质模型及求解方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他将我国的地下水研究成果,由国内推向世界。
薛禹群是一位科学“勇士”。他倡导睁眼看世界,在不断的主动学习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在他看来,常规是用来打破的。面对未知的挑战和众人的不理解,不惑之年,他毅然转变研究方向。
他不仅做学生的“摆渡人”,更是尽力引导他们找“水源”,自己去发掘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021年6月29日,薛禹群因病逝世,而他早已为学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他们探索科学的风向标。
郑哲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读书时,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他先后师从钱伟长、钱学森,对力学相关学科,产生了极大兴趣。
1955年,郑哲敏拜别恩师,谨遵“国家要说明就做什么”的教诲,带着“做一个管道工也好”的想法,回到祖国。
1960年之后,在钱学森的指引下,郑哲敏率领团队,开创了全新的学科——爆炸力学。
经过多次试验,其团队通过爆炸成型,为“两弹一星”项目生产出了很多关键配件。
年过九旬,他是贡献卓著的大科学家,但这是外界的定义。郑老依然坚持,每天到单位工作半天。
1953年,国际形势巨变,在外求学的李正名,毅然中断学业,踏上回国路,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归”。
当时,中国作为农业大学,农药研究却一片空白,国家造不出药,百姓买不起药。
个人爱好要跟上国家需求,李正名当机立断,将研究由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
面对要啥没啥的现实条件,他和同事苦熬30多个日夜,完成了我国首个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李正名自认多年工作进展不小,但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开始了绿色超高效除草剂的研究。
历经二十几载春秋,2007年,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隆”问世,填补了国内外谷田除草领域的技术空白,中国老百姓终于用上了国产农药。
科研之余,他注重提携后辈,捐出自己的奖金,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化学专业。他的很多学生,慢慢的变成了化学领域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2021年10月4日,李正名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中国农药发展史上,必将为他描上浓重的一笔。
1951年,在武汉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就读的陈文新,在寄出自己的学习汇报后,收到了回信。
那封信引起不小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武大甚至还将信封上“武汉大学”四个毛体字作为校徽,使用至今。
她走遍全国32个省(市)600多个县,收藏近2万株根瘤菌,系统分析研究后,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种资源库和数据库。
她的工作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她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菌株,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为农林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她勤恳半生,在小小的根瘤菌上大做文章,让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为土壤服务。
2021年10月7日,陈文新院士逝世,灵魂归于土壤,用尽了最后一丝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国际古人类研究者一致认为,现代人是由非洲走出的智人进化而来。
吴新智和相关学者一同收集化石证据,经过分析论证,创立了“多地区进化说”。几十年的时间里,吴新智从始至终坚持和主流观点“唱对台戏”。
1998年,他在多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国人类进化的新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进入21世纪,随着更多证据出现,吴新智更加坚定,现代人类起源不应该只存在一种模式。
争议从未停止,吴新智的研究也从不停息。他知道,假说不是真理,他要做的,就是不断收集证据,一步步接近真相。
他凭着科学家的求真精神,将“人类从何而来”的议题,推向社会潮流,引起媒体、公众、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12月4日,吴新智因病去世,一生钻研冷门学科,他的一生,成就了人类学研究的一大步。
2021,是让人倍感痛心的一年。据统计,这一年,我们痛失了27位院士,除了上文列出的,还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海警依法对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AIGC时代,只有入局才能破局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大手笔!央企又拿核心宅地,海口这一片区城市更新,线亿!中建智地+朝开+江苏绿建摘北京首宗多业态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