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农药市场中,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最主要的三大品种,2020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为607亿美元,其中除草剂为第一品种,规模为244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0.2%。草甘膦方面,2020年全球草甘膦市场规模为56.0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的23.3%,占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的9.3%,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
草甘膦大多数都用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除草。草甘膦作为灭生性农药,对所有植物都具备毒性,在问世之初作用于非粮食作物的除草, 随着定向喷雾器械的发明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草甘膦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80%-90%的转基因作物均为耐草甘膦作物,草甘膦已成为玉米、大豆及棉花等主要作物的首选除草剂农药,其需求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培养面积高度相关。美国和巴西为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2019年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占全球面积的37.6%,为第一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其次是巴西占比为27.7%。
进入2021年后,三大灭生性除草剂行情一路狂飙,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涨幅均超过200%。受疫情放开、外贸疲软、产能过剩及市场淡季等因素影响,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三大灭生性除草剂行情便开启了下降模式。
在价格下行时,市场销售经营渠道商以观望心态为主,因此导致生产企业不敢生产备货,至此,灭生性除草剂市场开始陷入了僵局。进入2023年3月份,草甘膦和草甘膦原药价格可以用暴跌来形容,截至3月12日,95%草铵膦原药11万/吨,95%草甘膦原药3.6万/吨。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除草剂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在农药降价潮下,以往涨幅越大的品种,如今降幅就有多大,与其说是价格暴跌,倒不如说是暴涨后的理性回归。
至此,草铵膦和草甘膦均回归至“5元时代”(每30斤药水量价位),在这个前提下,灭生性除草剂市场又将迎来新变局——对土壤更安全的草铵膦将会更加受宠,草甘膦销量稳定,除草谱相对较窄的敌草快将失去价格上的优势,在“双磷”价格上的优势下,恐将被“打回原形”。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很有效,大范围的使用在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是全球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国内主要是采用的是甘氨酸法。
据统计,2022年,国内甘氨酸法的产能占比为68%,IDA法生产草甘膦的产能占比为32%。2022年5月农业村农部出台《关于加强农药监督检查的通知》,提出要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登记试验等主体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确保农药风险防范责任落到实处,为农药行业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环境。
全球粮食供给体系不稳定,导致各国愈发重视粮食自给。我国也持续强调粮食安全,2022年前三季度,粮食价格逐渐上涨,农品种植意愿将有望加强,农产品种种面积有所回升,进而带动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的产量达到249.7万吨。2021年中国草甘膦的产能为71.3万吨,较上年增长6.42%,产能较2009年的103万吨相比下降了31.7万吨,但2022年草甘膦产能利用率达到83.03%,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向好,预计2022年草甘膦产能将达到83万吨;2021年中国草甘膦的产量为59.2万吨,较上年增长7.25%,预计2022年草甘膦产量将达到66.3万吨。
截至2022年11月25日,2022年中国成立的草甘膦行业公司数为1家。从2012年到2022年的数据分析来看,2018年中国新成立的草甘膦公司数最多,达到54家。随着草甘膦行业监督管理趋严,落后产能淘汰叠加新增产能受限,近年来我国草甘膦行业竞争格局逐步改善。兴发集团占据我国草甘膦市场占有率最多,达到28.4%,其次是乐山福华,占据18.5%的市场占有率。行业供给格局稳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地位进一步稳固,并能够充分享受规模及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由于全球极端气候的持续加剧以及新冠病毒的爆发,使得全球食品供应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世界各国逐渐重视保障粮食自给。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愈发重视保障粮食自给,也愈发着力于提升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